<big id="1rnbi"><em id="1rnbi"></em></big>
    <center id="1rnbi"></center>
  • <big id="1rnbi"><nobr id="1rnbi"></nobr></big>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他將《帝后禮佛圖》“搬”回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3-16


      肅穆威儀的“皇帝”,端莊華貴的“皇后”,儀態雍雅的貴族,執扇撐傘的侍從,個個神態靈動,舉止合宜,惟妙惟肖......近日,在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的一處民宅內,辛明芳向記者展示了他“搬”回家的《帝后禮佛圖》。

      今年62歲的辛明芳,癡迷篆刻30余年。辛明芳“搬”回家的《帝后禮佛圖》原型,便是位于河南省鞏義市石窟寺內的《帝后禮佛圖》浮雕,內容描述了北魏孝文帝與文昭皇后帶領著王公大臣和公主嬪妃禮佛的場面。

      鞏義石窟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后經數百年不斷完善,現有各類佛像7700余尊?!兜酆蠖Y佛圖》浮雕位于第一窟、第三窟與第四窟中,每窟均有6副。目前,除第三窟中的3幅已被破壞外,其余15幅均保存完好。其中,第一窟最為精美,辛明芳“搬”回家的國寶正位于此窟。

      據史料記載,《帝后禮佛圖》浮雕存在于國內兩處地方,一處位于洛陽龍門石窟,令人遺憾的是,這組浮雕遭盜賣,流散海外。另一處位于鞏義石窟寺,鞏義石窟寺《帝后禮佛圖》浮雕就成了國內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孤品。

      “驚鴻一瞥!”這是辛明芳在鞏義石窟寺第一次見到《帝后禮佛圖》浮雕的感受。

      2021年春天,辛明芳和朋友一起到鞏義石窟寺游玩,當場就被其精美的圖案和恢宏的氣勢所震撼,“我當時就有一個疑問,這樣的民族瑰寶,是不是可以通過篆刻的方式傳承下去呢?”

      于是,辛明芳決定篆刻鞏義石窟寺的《帝后禮佛圖》,用另一種方式傳承。

      鞏義石窟寺《帝后禮佛圖》浮雕上共有王公、貴族、侍女等百余人,僅反刻這些人物,對于辛明芳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此外,還要把高近兩米的浮雕濃縮到高21厘米寬30厘米的青田石上,更是一道難題。

      “我采用了縮小比例描繪的辦法,僅設計稿,就用了半年時間?!毙撩鞣颊f,從自己家到鞏義石窟寺大約有30公里的距離,為把《帝后禮佛圖》完整復刻下來,他跑了不下10趟。

      在上石、雕刻階段,為了把握石刻時的靈感與氣息,辛明芳就把自己關在家中整整10天,時常加班到凌晨兩點左右。最終,將《帝后禮佛圖》濃縮至六方青田石之中。

      如果洛陽龍門石窟的雕刻是工筆,那么鞏義石窟寺的雕刻則是寫意,如何以“意”再現千年風華又是一道難題。

      “《帝后禮佛圖》里面的人物神態安詳,面貌方圓,看似漫不經心,實則鬼斧神工,這就需要在篆刻時多注意一些刀工技巧,比如轉折、頓挫、凹凸、起伏等,盡可能還原原作本身的神韻?!毙撩鞣颊f。

      在辛明芳家中,他小心翼翼地把六方青田石篆刻擺放整齊,左側為男像,右側為女像,均分上、中、下三層排列。

      但見六方青田石中,孝文帝頭戴“冕旒”,身穿“袞服(龍袍)”,在諸王、大臣及手持傘蓋、長劍、香盒的近侍宮女和御林軍的前導下,緩緩行進。文昭皇后頭戴蓮冠,身披霞帔,一手拈香,后隨兩名貴婦,在眾宮女的簇擁下迎風徐行。

      辛明芳說,下一步,他準備將鞏義石窟寺第三窟和第四窟中《帝后禮佛圖》浮雕也通過篆刻的方式保存下來,傳承下去。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